
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5211/TH,国际刊号:ISSN1672-8270。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中国医学装备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医学装备》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本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最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反映广大医学装备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建议,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中气虚怎么办?3招恢复顺畅气机!
时间:2025-05-21 09:26:09
中气虚,这一在中医理论中常见的概念,实质上是指人体内部的整体一气不足的状态。这种不足并非单一脏腑或部位的局部问题,而是关乎全身气血运行的整体状况。当人体的气量不足时,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便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气的运行出现不顺畅的情况,引发一系列的身体不适与健康问题。
气在中医理论中被视为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如同无形的能量,在人体内不断运动,推动着血液的循环、津液的输布、脏腑的功能以及经络的通畅。而中气虚时,这股内在的能量显得不足,使得身体的诸多机能难以得到充分的激发与维持。
中气虚的形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调、劳累过度、久病耗伤等因素所致。比如,长期的饮食不规律,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都可能损伤脾胃,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损则气血生成不足,从而导致中气虚。又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过度脑力劳动,耗损了大量的正气,也会使得中气逐渐亏虚。此外,一些慢性疾病迁延不愈,不断地消耗人体的正气,同样会引发中气虚的状况。
当中气虚发生时,气的推动功能减弱,血液运行可能变得迟缓,进而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气的温煦作用失常,人体便会感到畏寒肢冷,即使在正常的室温下也比常人更易受寒。气的防御功能下降,则使得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变弱,容易感冒且患病后不易痊愈。而气的固摄作用受损,可能导致汗出异常、遗尿、崩漏等病症的发生。这些症状相互交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从脏腑关系来看,中气虚与脾胃的联系尤为紧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中气虚时,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不能将水谷精微有效地转化为气血,进一步加重了气的不足。同时,由于脾胃气机不畅,还可能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和肺的主气功能,使得整个人体的气机紊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中气虚的调理,中医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在药物调理方面,常选用一些具有补中益气功效的中药,如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等。这些药物能够补充人体的正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例如,经典的方剂补中益气汤,便是以黄芪为君药,配伍人参、白术、甘草等药物,起到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对于中气虚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中气虚调养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中,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大枣等。这些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调理中气的作用。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加重中气虚的症状。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中气虚状况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像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方式,动作较为舒缓,能够调节呼吸,促进气的运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劳累,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时间。
中气虚作为一种人体整体的气不足状态,对健康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了解中气虚的形成原因、表现症状以及调理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及时发现并应对这一问题。通过药物调理、饮食调养和运动锻炼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逐步恢复人体的正气,使气的运行重新归于顺畅,从而达到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