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5211/TH,国际刊号:ISSN1672-8270。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中国医学装备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医学装备》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本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最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反映广大医学装备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建议,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82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211/TH
邮发代号: 80-37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4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99.00
杂志荣誉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 国际刊号:1672-8270
- 国内刊号:11-5211/TH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11-5211/TH,国际刊号:ISSN1672-8270。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本刊为月刊。自创刊以来,被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中国医学装备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医学装备》主要刊登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院校、科研单位、生产营销企业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医学装备学术性文章。其宗旨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本领域各个方面的重大科研成果与最新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及时反映广大医学装备工作者的呼声、意见和建议,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进步。
1、文稿应思想健康、主题鲜明、立论新颖、论述清晰、体例规范、富有新意。文字一般不少于2600字为宜。
2、题名(文章标题)应简明、确切、概括文章要旨,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名。文末标明作者单位及联系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如为基金资助项目应加以注明,并提供项目编号。
3、2600字以上文稿请附300字以内的文章摘要和3—6个关键词。
4、参考文献在正文的引文处以方括号加序号的方式上角标注。文末依次排列参考文献时,按作者、书刊名或出版社、出版年(期)、起讫页顺序标注。
5、来稿请首选E-mail,如条件受限,可邮寄,使用A4纸打印。
6、来稿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作者切勿一稿多投。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请注明投稿《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7、本刊对稿件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附声明。因人力有限,恕不退稿。
8、稿件刊登后,赠与当期杂志1册。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发文量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总被引频次
-
基于医院资源规划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构建
目的:建立医院资源规划(HRP)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的高效管理。方法:利用HRP系统建立基本信息、设备资产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折旧管理、使用期管理、档案管理及查询统计管理的7个医疗设备管理模块,对医疗设备从购置计划申报至使用后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数字化管理。结果:实现了医疗设备管理流程规范简洁且透明度高,有效提高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和集成化程度。结论:基于HRP系统的医疗......
作者:张和华;唐昊;向华;吴旋;尹军 刊期: 2016- 06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征稿启事
......
作者: 刊期: 2015- 10
-
高频电刀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根据高频电刀检测标准建立检测方法,测定高频电刀的电气安全等数据,进行成因分析,制订解决方案.方法:使用FLUKE电气安全测试仪和高频电刀测试仪,对2015-2016年医院在用高频电刀进行电气安全、输出功率等性能指标检测,统计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和2016年高频电刀的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9%和81%,对不合格的高频电刀做相应工程维护方案,消除其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风险隐患.......
作者:李艳春;庄静文;白玫 刊期: 2017- 03
-
植入性医用耗材溯源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在生产和运输环节,医院内部物流及使用环节中规范植入性医用耗材的管理。方法:针对植入性医用耗材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特点,依照国家的相关法规,依托信息化条件,规范植入性医用耗材原材料、产品加工、销售、仓储运输以及患者使用环节的追踪溯源,并对植入性医用耗材溯源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结果:建立植入性医用耗材各个环节的溯源管理流程,形成植入性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模式,通过不完整信息快速检索实现双向溯......
作者:仇保跃;蒋勇;闫伟 刊期: 2015- 01
-
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94例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衰竭干预,观察组采用呼吸机无创正压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h、12h、24h和48h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代谢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ev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作者:刘星;朱江;李丽 刊期: 2018- 11
-
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防护设施与措施防护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目的:对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操作者辐射剂量控制措施与设施防护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获取对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防护设计有意义的数据。方法:将热释光剂量计(TLD)元件分别放置于第一术者、第二术者和护理人员的铅衣内侧以及铅衣外侧,对铅衣屏蔽效果进行测量;通过在诊疗床上铅屏内侧以及外侧、床侧铅帘内侧以及外侧放置TLD元件,对其诊疗床铅屏、铅帘的防护效果进行测量。结果:第一术者与第二术者胸部铅衣外侧的剂量大于内侧......
作者:张继勉;丁艳秋;张文艺;焦玲;张晓东;张良安 刊期: 2014- 05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老年黄斑变性诊断中的图像特征
目的:分析老年黄斑变性(AMD)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诊断中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50只眼)确诊为AMD的患者OCT图像资料,探讨AMD的OCT图像特征及病变分型特点。结果:根据AMD患者50只眼的OCT图像特征,可分为干性AMD、湿性AMD。干性AMD的OCT图像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带局限性增强,RPE和(或)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可见;湿性AMD的OCT图像......
作者:张海燕;李铁军;刘玉青;张习;王静娴;张敬一 刊期: 2016- 12
-
医疗卫生装备抗高功率微波技术分析
随着高功率微波研究不断深入,高功率微波武器在战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未来战场复杂的电磁环境对我军医疗卫生装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现列举高功率微波的常用阈值,探讨医疗卫生装备的HPM防护措施,以保证在未来复杂电磁环境下我军医疗装备能够正常工作,发挥其野外急救和生命体参数监测的作用,为未来战争提供可靠的卫勤保障.......
作者:袁军;张和华;王晴 刊期: 2009- 04
-
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技术的探讨
分子筛制氧机仅仅利用空气就可以生产纯度在90-95%的氧气,近年来各级医院的中心供氧系统愈来愈多的选用了分子筛制氧设备;这种制氧设备的核心技术是让大气通过分子筛利用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和提纯技术获取低成本的氧气.其制氧机工艺流程简单、安全、投资少,能耗比较低,符合低品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世界潮流.......
作者:冯念伦;夏文龙;孙铁军 刊期: 2006- 11
-
透析液电导率对肾纤维化终末期透析患者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透析液中各主要离子对肾纤维化终末期透析患者的影响作用,探讨透析机对透析液电导率进行实时监测的意义。方法:通过对透析液系统的不同混合比例稀释进行监测,对透析机温度补偿系统进行检测。分析透析液浓度监测部分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结果:透析液温度补偿及电导度传感器均对血透机透析液电导率的精准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分析、论述透析液中各离子对肾病透析患者的作用与影响,阐明透析液质量的重要性......
作者:严嘉伟;何立群;顾燕萍;赵燕燕;赵丽萍 刊期: 2014- 10
动态资讯More >
- 1 光子治疗仪在小面积Ⅱ°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 2 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3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CT维修工作
- 4 高频电刀的质量检测
- 5 我国大学的基元管理文化
- 6 核通模拟定位机运动控制系统维修案例分析
- 7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根治性放射治疗29例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 8 基于小波分析的胃电信号处理
- 9 双轨教学模式在中医药大学《临床病理学》课间实习中的改革与实践
- 10 基于小波变换的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脊髓电信号分析
- 11 GE Hispeed NX/I CT机的故障维修
- 12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创伤合并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影响的临床研究
- 13 舒适模式在COBE Spectra细胞分离机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探讨
- 14 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管理问题与维护保养的探讨
- 15 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16 谈现代医疗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
- 17 防射线智能型自动注药机的设计与研究
- 18 战时多功能可调式降温仪在重症脑卒中高热病人中的临床观察
- 19 医用压缩空气系统质量控制的探讨
- 20 制药装备的技术要求